堿性水到底是“健康水”還是智商稅?
來源: 央視網微信公眾號發布時間: 2022-03-30
盡管堿性水
“能治病”和“酸堿體質論”的養生大騙局
早就被揭穿,
但市場上仍有企業
打出堿性水的概念推銷產品。
最近,
云南昆明一家企業
就宣稱堿性水有治療功效,
當地市場監管總局
第一時間對涉事企業進行了調查。
堿性水能治???
“為健康,喝堿性水?!?/p>
這是昆明水企“石林天外天”
天然飲料有限責任公司的營銷廣告語。
在這家企業的官方網站,
記者看到,
首頁“堿性生活每一天,
品質生活新方式”等
宣傳語隨處可見,
同時企業還開設專欄,
科普“堿性水與健康”、“堿治療”等相關內容,
以小視頻的形式
宣稱堿性水對疾病的治療作用。
該企業工作人員稱,
“堿性水的PH值比較高,
因為人體的酸性(物質)比較多,
這個堿性高就能代謝酸。
所以長期喝高堿性水,
對痛風、尿酸偏高的患者,
還有反流性胃炎的人群的身體有幫助。
但是一定要堅持喝?!?/p>
此外,
記者還發現,
該企業在公眾號上發布了
一些所謂的“療效”視頻——
由患者親身講述
喝了該公司的堿性礦泉水后
痛風發作明顯減少、尿酸值大幅下降等效用。
面對疫情 不必恐慌
監管部門介入
針對上述企業的宣傳,
昆明市市場監管部門
也在第一時間對當地涉事企業介入調查,
并對涉事產品進行全面下架。
堿性水商品屬于食品范疇,
如果企業宣傳使用了與藥品相混淆的用語,
并宣傳治療作用誤導消費者,
則違反了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
《廣告法》等相關規定,
將會被追究相關責任。
營銷大戰四起,消費者如何判別?
打著“有功效”的堿性水品牌
不止天外天一家。
記者走訪市場發現,
“PH值8-9”、“小分子備孕水”、
“低鈉低糖”等宣傳概念是五花八門。
記者在電商平臺
隨機選擇一款堿性水咨詢其功效,
客服都能給出
“緩解尿酸高、痛風、
胃酸等酸性體質帶來的亞健康狀態,
堅持使用效果更加明顯”
以及 “經常飲用可以平衡酸堿度”的答復。
而在部分超市以及便利店,
有“功效”的堿性水
也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歡迎。
專家表示,
目前中國大部分消費者
還是處于僅有健康意識,
但健康知識相對匱乏的階段。
不少企業也就趁機開始對堿性水概念
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。
那么,
消費者該如何判別?
堿性水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功效呢?
專家表示,
堿性水不能替代藥物。
對于痛風或者是胃酸過多的患者來說,
碳酸氫鈉對堿化尿液
或者是緩解胃酸是有一定的作用,
然而相比臨床用藥,
弱堿性水里碳酸氫鈉的含量少之又少,
以每升含200毫克碳酸氫鈉的弱堿性水為例,
喝到7.5-15升的量
才是一天的口服碳酸氫鈉片的處方劑量。
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
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朱文麗表示,
所謂的水和慢性疾病的關系,
其實就是足量飲水的問題。
比如說成年人要每天達到1500~1700毫升的水,
只要足量飲水,
就可以起到一個預防慢性疾病的作用,
不用太去關注水的酸堿度,
最好就是喝白(開)水。
此外,
專家提醒,
飲用水的功能是補充體內水分,
對調節體質沒有任何作用。
人體的酸堿平衡
有一個非常精細的調節機制 ,
不同種類的食物和酸堿沒關系,
而是和里面的營養成分有關。
我們需要做到食物多樣,
讓動物性的食物和植物性的食物
達到均衡比例,
而不能照著酸堿來選擇食物。